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和合肥市图书馆联手制作的新书《写给青少年的“一带一路”历史》正式面世。12月16日,该书首发式在合肥市图书馆举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社长钟小要、合肥市图书馆馆长李永钢、《新安晚报》副总编辑曹海峰出席了此次首发式。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文史创新教育者朱首彦应合肥市图书馆特邀从2017年9月17日至11月26日,历时2个多月在每周日的“趣味国学”公益课堂开设名为《跟随“一带一路”,我们一起穿越》的大型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带领广大中小学生回顾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讲孩子感兴趣的丝路历史,教孩子听得懂的丝路知识,绘孩子更美妙的中国梦想。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为中小学生讲解的关于“一带一路”的大型文化系列课程。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写给青少年的“一带一路”历史》一书正式出版,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与合肥市图书馆在安徽省内独家推出的重磅作品。
该书共十章五十五节,分别为《丝路缘起:战争与和平》《探路者联盟:开路的男人们》《最美丝路大使:赶路的女人们》《每一位大师都是励志哥》《条条大路通长安》《漂洋过海 无问西东》《马可•波罗:我为中国打CALL》《郑和下西洋:最后的航海》《万里丝路 百年孤独》《“一带一路”,为梦想带路》,从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讲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延至隋唐两宋元明清,最终落到当下的“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通过本书对丝绸之路2100年的历史讲述,广大青少年读者可以轻松穿越千年,一路西行,深刻认识丝路开辟的艰辛、雄汉盛唐的繁荣和明清老大帝国的衰落,进而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
该书秉承通俗有料、举一反三的原则,内容叙述轻松幽默,语言通俗易懂,多用古今对比进行描述,同时遵循通过故事说人物,通过人物说历史,通过历史说文化的传播方式,引导读者喜欢上丝路历史。
作为作品的出版方,钟小要社长介绍说,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写给青少年的“一带一路”历史》一书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透过历史的望远镜,更深刻地看清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丝路精神穿越千年,绽放出梦想的光芒,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迎风生长,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当代青少年是中国之未来、人类之未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大格局中,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国家之命运、世界之未来。《写给青少年的“一带一路”历史》为青少年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对“一带一路”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极大地开阔青少年的阅读视野,丰富青少年的知识谱系。希望青少年们秉持理想,继续努力学习,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让青春梦、中国梦与世界梦同频共振。
李永钢馆长表示,近年来,合肥市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推广国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于2017年初推出“趣味国学”系列讲座,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力争让国学经典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丛书出版作为“趣味国学”的升级版,更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写给青少年的“一带一路”历史》为“趣味国学”丛书的首部,今后会继续加强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合肥市图书馆还将继续努力。
曹海峰副总编也与广大读者进行了读后感分享,赢得阵阵掌声。
随后,该书作者朱首彦与现场听众进行了新书分享:从最初确定一带一路历史的选题,到讲座过程中广受好评,其间还有许多同学就一带一路话题与他进行交流互动。

